王老师 13582612718
王老师 13731188192
地质初心映太行:省煤炭地质局西柏坡红色培训铸就新时代"能源报国"答卷
发布时间:2025-07-31在西柏坡培训基地的档案室里,一份泛黄的《1948年华北煤矿分布图》让地质队员们屏住呼吸。这张由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手绘的地图上,井陉煤矿被红笔重重圈注,旁边朱德总司令的批语"保矿如保枪"四个字力透纸背。这个源自《朱德年谱》的历史细节,成为省煤炭地质局开展"红色地质溯源"专题培训的鲜活教材,在西柏坡红色教育中架起了历史与现实的桥梁。
培训首日,学员们带着地质罗盘走进中央军委作战室。当仪器指针与墙上作战地图的坐标轴线完美重合时,一个惊人发现引发热议——1948年辽沈战役的进军路线,竟与华北煤田地质构造走向高度吻合。"这不是巧合,是共产党人尊重科学规律的生动体现!"带队专家指着《聂荣臻回忆录》中"行军必先探明地质"的记载如是说。这种专业视角的解读,让西柏坡培训基地的常规展陈焕发新意。
冉庄地道成为特殊的地质课堂。队员们用现代探地雷达扫描纵横交错的地道网,屏幕显示的波频图像揭示出抗战民兵的惊人智慧——他们本能地沿着黏土层掘进,避开了流沙地质带。"这分明是原始的地质勘探!"有队员激动地翻开《冀中抗战史》,找到1942年地道构造图上的"土质坚实处标记",与雷达数据互为印证。这种跨时空的专业对话,正是西柏坡红色教育的创新所在。
正定古城墙下的实践课颠覆传统教学模式。学员们对照1983年编制的《正定县地下水资源报告》,用电阻率法复测古城地下水系。当探测结果与文献记载的"三泉涌流"点位完全一致时,现场爆发出欢呼。西柏坡培训基地讲解员适时展示周恩来批示的"城市建设要尊重地质"手稿,将技术实践升华为"尊重自然规律"的执政智慧。
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里,一场关于"地热田开发与保护"的辩论激烈展开。队员们将1949年《华北地质调查总纲》与雄安地热模型并置对比,从"大开发"到"精细用"的理念跃迁清晰可见。有位老地质人在留言簿上写道:"当年为炼钢保煤,今日为千年大计护地热,变的只是技术手段,不变的是地质人的家国情怀。"
白洋淀的"水上党课"别开生面。学员们划着木船采集底泥样本时,船桨搅动的不仅是淀水,更是尘封的记忆——1947年中央工委在此试验"苇编钻探法",用芦苇杆测量水深土质。西柏坡红色教育专家展示的原始记录本上,那些用烧焦树枝绘制的等深线图,与当下三维扫描图像形成震撼对比,诠释着"土办法"与高科技同样珍贵的深刻哲理。
结业式在董必武旧居的枣树下举行。每位学员的"地质初心包"里都装着:西柏坡的红土、冉庄的夯土、正定的城砖、雄安的岩芯、白洋淀的淤泥。当这些见证历史的物质样本与地质锤相击,发出的正是新时代的奋进强音——从"能源保卫战"到"双碳攻坚战",地质人永远在民族复兴的最前线勘探、开拓。
作者:李老师
上一篇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