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老师 13582612718

王老师 13731188192

培训咨询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电话:0311-80761606

13582612718 王老师

13731188192 王老师

QQ:84136144(王老师)

邮箱:84136144@qq.com

培训基地:石家庄市平山县革命圣地西柏坡

学习园地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学习园地

西柏坡的纪律密码:从"六条规定"看新时代党纪学习

发布时间:2025-08-12

1212.jpg

在太行山麓的土坯房里,中国共产党人曾书写过最严明的纪律篇章。1948年秋,当中央机关迁驻西柏坡时,周恩来特别要求工作人员在院墙上刷写"遵守制度、严守秘密"的标语——这个细节出自中央档案馆《中共中央在西柏坡》的原始档案。今天在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现场教学中,学员们仍能在复原的院墙上看到这些斑驳字迹,它们无声地诉说着纪律严明的深层逻辑。

纪律建设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。西柏坡时期,党中央在指挥三大战役的同时,同步出台了《关于建立报告制度》的党内法规,要求各野战军"每两个月向中央作一次综合报告"。据《毛泽东年谱》记载,这项制度刚推行时,某兵团因战事延误未按时报告,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报严肃追问。这种"打仗不忘报账"的纪律意识,正是当前西柏坡红色教育开展党纪学习的最佳范本。

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展柜里,陈列着一份特殊的"考试卷"——1949年3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《进京守则》。这份只有薄薄两页的文件,用大白话规定了"不拿群众一针一线""说话和气"等32条纪律。当代学员常常惊讶地发现,这些看似简单的条款,精准预见了执政后可能出现的所有作风问题。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专家指出,这种"纪律预见性"源于老一辈革命家对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。

西柏坡的纪律教育充满生活智慧。中央文献出版社的《西柏坡记忆》收录了一个生动案例:机关食堂曾因多用半斤香油作检讨,董必武在民主生活会上说"今天多半斤油,明天就可能多半斤金"。这种"见微知著"的纪律教育方式,被西柏坡红色教育创造性转化为"纪律风险点情景模拟"课程,学员们在还原的历史场景中,更能体会纪律约束的现实意义。

当前党纪学习教育中,西柏坡经验展现出特殊价值。在军委作战室旧址,保留着当年值班参谋必须遵守的"三不"纪律:不离岗、不泄密、不误事。这种将纪律要求融入岗位职责的做法,为新时代"把纪律挺在前面"提供了历史镜鉴。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开发的"岗位纪律清单"教学模块,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创新发展。

滹沱河的水流冲刷着岁月的痕迹,但西柏坡的纪律基因历久弥新。当学员们在九月会议旧址触摸当年用马兰纸印刷的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》单行本时,粗糙的纸质反而让人对纪律的份量有了更真切的感知。这种跨越时空的纪律对话,正是西柏坡红色教育最独特的价值所在——它让铁规铁纪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,真正入脑入心。

作者:李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