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老师 13582612718

张老师 13731188192

培训咨询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电话:0311-80761606

13582612718 王老师

13731188192 张老师

QQ:84136144(王老师)

邮箱:84136144@qq.com

培训基地:1、革命圣地西柏坡 2、石家庄祥泰路66号
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新闻资讯

西柏坡,一盏永不熄灭的信仰明灯

发布时间:2025-03-20

       西柏坡,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小山村,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,中共中央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,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,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。今天的西柏坡,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,每年吸引着数百万参观者前来瞻仰学习。这里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,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,传递着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。


一、历史的选择:西柏坡成为革命圣地 


1947年,中共中央撤离延安,经过慎重考虑,选择了西柏坡作为新的指挥中心。这个选择看似偶然,实则必然。西柏坡地处太行山腹地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同时又靠近华北平原,便于指挥全国解放战争。更重要的是,这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,老百姓对共产党充满感情。

在西柏坡的土坯房里,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。简陋的作战室里,一封封电报从这里发出,指挥着百万大军。三大战役的胜利,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。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最后胜利的伟大转折。

七届二中全会上,毛泽东提出了"两个务必"的著名论断,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。这些重要思想,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。
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.jpg
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| 西柏坡红色教育


二、精神的传承: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


"两个务必"的告诫,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忧患意识。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刻,党中央没有陶醉于胜利的喜悦,而是清醒地认识到执政后面临的严峻考验。这种精神品格,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。

艰苦奋斗的作风,是西柏坡精神的鲜明特征。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,办公条件极其简陋,领导人住在普通农家,吃的是粗茶淡饭。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,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。这种作风,与今天某些党员干部的奢靡之风形成鲜明对比。

为民服务的宗旨,是西柏坡精神的本质所在。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,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,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。这种优良传统,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。


三、时代的回响:西柏坡教育的现实意义


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越是接近目标,越要保持清醒;越是取得成绩,越要戒骄戒躁。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,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。

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要从西柏坡精神中汲取力量。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,坚决反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;要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,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;要始终保持"赶考"的清醒,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交出合格答卷。

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。我们要把西柏坡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回望西柏坡,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:西柏坡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,更是一座精神丰碑。它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,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。让我们高举西柏坡精神的火炬,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