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老师 13582612718

张老师 13731188192

培训咨询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电话:0311-80761606

13582612718 王老师

13731188192 张老师

QQ:84136144(王老师)

邮箱:84136144@qq.com

培训基地:1、革命圣地西柏坡 2、石家庄祥泰路66号

红色故事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红色故事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"三原色"教育体系:初心·使命·担当

发布时间:2025-04-15

  引言: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

  在西柏坡这片红色热土上,土坯房的斑驳墙面、作战室的军事地图、七届二中全会的简陋会场,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原色。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构建"初心红、使命金、担当蓝"的"三原色"教育体系,让历史遗迹成为新时代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。这一创新实践,不仅重现了"新中国从这里走来"的历史画卷,更搭建起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精神桥梁。


  一、初心红:土坯房里的信仰之光

 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最动人的教育场景,莫过于中央大院那些低矮的土坯房。在这里:

  毛泽东同志穿着打补丁的衣服,在煤油灯下写下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

  周恩来同志用着掉瓷的茶缸,处理着关系国家命运的文件

  任弼时同志拖着病体,坚持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

  这些实物展陈构成了"初心红"教育的核心载体。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通过"实物叙事+情感共鸣"的方式,让参观者触摸到共产党人最本真的精神底色。当现代党员干部站在这些简朴的生活用品前,"为了谁、依靠谁"的初心之问便有了最直观的答案。
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
  二、使命金:赶考路上的精神坐标

  "两个务必"的提出地——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,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"使命金"教育的关键场域。教育基地创新设计了"三个对照"教学模块:

  对照"进京赶考"的历史语境,思考新时代的使命担当

  对照"六条规定"的纪律要求,检视当前作风建设

  对照"不做李自成"的政治警示,强化忧患意识

  通过情境再现、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,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将历史智慧转化为现实启示。在复原的会场里开展专题研讨,让"赶考"精神从历史记忆升华为行动自觉。


  三、担当蓝:新时代的实践转化

 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独特价值,在于将历史资源转化为实践动能。基地打造的"担当蓝"教育体系包含:

  "假如我是驻村工作队"情景模拟

  "重走支前路"体验教学

  "我的赶考答卷"承诺践行

  这种"历史认知—情感共鸣—实践转化"的教育闭环,使西柏坡精神真正落地生根。数据显示,参加过基地培训的干部,在后续工作中主动申请到艰苦地区任职的比例提升37%,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实践成效。


  结语:原色不褪,薪火相传

 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"三原色"教育体系,既是对革命传统的忠实传承,更是对时代需求的创新回应。当参观者离开时带走的不仅是对历史的认知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传承。正如一位学员在留言簿上写道:"在这里,我找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。"这正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最珍贵的教育成果——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,让精神原色永不褪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