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老师 13582612718

王老师 13731188192

培训咨询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
电话:0311-80761606

13582612718 王老师

13731188192 王老师

QQ:84136144(王老师)

邮箱:84136144@qq.com

培训基地:石家庄市平山县革命圣地西柏坡

学习园地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学习园地

为什么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能成为党员干部的"初心课堂"?

发布时间:2025-05-15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

在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,西柏坡静卧在历史的褶皱中。1948年5月26日,毛泽东率领中央前委渡过滹沱河进驻西柏坡,这个普通山村从此成为中国革命的神经中枢。这里不仅是"新中国从这里走来"的历史地标,更是当代共产党人擦拭初心、淬炼党性的精神熔炉。

一、电报矩阵里的初心密码

走进军委作战室旧址,泛黄的《军委作战日志》揭示着惊人细节:在这间30平米的土坯房里,毛泽东亲自起草了197封作战电报,创造了日均签发4.5封电文的指挥纪录。1948年9月7日致林的《关于辽沈战役作战方针》电报原件,至今保存着"置长沈两敌于不顾"的果决笔迹。学员们通过电报加密破译体验发现,这些电文不仅传递军事指令,更处处彰显群众路线——淮海战役中543万支前民工推着小推车,用88万辆次运输量筑起"移动的长城"。

二、土地改革的初心实验

西柏坡时期颁布的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,在陈列馆里泛着历史幽光。这份划时代的文件废除封建土地制度,使1.6亿农民获得7亿亩土地。学员们在情景教学中发现,正是这场"耕者有其田"的革命,催生出百万农民参军支前的历史奇观。学员凝视着"农民丈量土地"的复原场景感慨:"这让我想起现在推进的农村土地确权,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未改变。"

三、赶考命题的现代解答

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,1949年3月13日通过的"六条规定"依然高悬:"不做寿、不送礼..."这些纪律铁律与二十大"三个务必"形成跨时空对话。学员在研讨中提出:"当年党中央从西柏坡'进京赶考',今天我们面对的是科技自立自强的'新考场'。"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魔力,在于它让历史成为可触摸的精神图谱。作战室的马灯照见新时代的"数字灯塔",土地改革的算盘珠响应和着乡村振兴的键盘声,支前民工的独轮车辙延伸为"最多跑一次"的承诺。当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学员们在滹沱河畔的星空下撰写"新时代赶考答卷"时,他们接续的不仅是一个政党的精神谱系,更是跨越时空的初心传承——这或许就是西柏坡永葆教育生命力的终极密码:让每个时代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。

作者:西柏坡培训基地李老师